荷蘭-鹿特丹
- Kching
- Sep 5, 2017
- 4 min read
意外飛來的一週休假時間,花了大概一、兩天才真正決定要去哪、住哪、走哪。本來要去萊頓找品竹,但因為時間剛好錯開而告終,後來想說既然又是一人流浪,不如試試看之前沒有做的事:couchsurfing,從網站認證、找hosts然後寄請求給hosts、等回覆等等,好不容易找到一位41歲的鹿特丹女老師,但也因為剛好那天她必須上課而放棄,最後還是去住了hostel。但這次滿幸運,誤打誤撞找到位在cube house的stayokay,從床上醒來直接看到屋頂方塊形的形狀,很特別。
這趟流浪很爽,但也滿雖。去的巴士遲到兩小時,又遇上比利時大塞車,回家當天鹿特丹雨大風也大,被淋到很狼狽,手上載markthal 買的越式三明治還濕掉,正想說還好搭直達車回家,但又折騰了一番搞的比表定時間又晚了兩個多小時。
可能是時間短,所以比在倫敦的時候有更多的樂子,可以隨時坐下來記一下剛剛發生什麼事,也可以想休息就休息,想走路就一直走不停。
9/6 抵達鹿特丹,直奔cube house的stayokay hostel check-in
9/7 小孩堤防/city tour(參觀鹿特丹市中心)/markthal/散步 9/8 dudok/Museum Rotterdam/博物館區,回里爾
小孩堤防:
1. 搭waterbus 202早上第一班去小孩堤防,船上大概只有11人,但只有四個是荷蘭人,大部分居然來自台灣! 2. 早上的小孩堤防遊客少,拍照不會受阻礙。不過大陸觀光團幾乎是早上到(待不久),而且不會進到風車內部參觀,反而是歐洲的老人觀光團會進入風車內部參觀(但活動範圍僅限一樓,可能是因為網上的樓梯太陡了!)
3. 再次挑戰西方人的拍照技術,這次隨機找了老人團的一位奶奶,果然還是不要再嘗試,因為拍出來的結果真的很奇怪,而我也意外的教會他如何使用3c產品 4. 五分鐘內像老人團澄清I'm from Taiwan. 5. 本來以為風車內部應該是穀倉之類的,原來是賴以維生的家,一樓為客廳、臥室,二樓洗衣間和臥室,廚房及廁所則在風車外的獨立小房子





(趁沒人的時候趕快坐在地板上喬手機角度,幫自己拍照。)

結果有個背包客大陸阿姨,貌似覺得我這樣很可憐,經過我旁邊的時候主動說要幫我拍照,還告訴我要站哪、幫我拍了兩三張都還不錯的照片,雖然我上一秒才在心裡偷偷咒罵大陸團客很吵,不過這阿姨真的滿暖的,雪中送炭。

(要走回去搭waterbus買的荷蘭小鬆餅)
City Tour - Freewalkingtour Rotterdam:
1. 原來德國人講到鹿特丹時,總會在前面加上「伊拉斯謨斯」
2. 因為二戰炸毀,導致鹿特丹現在才有那麼多現代建築
3. 荷蘭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旗子
4. 首位穆斯林市長就在鹿特丹(忘了是歐洲還是荷蘭),市長辦公室就像白金漢宮的國旗一樣,只要右上角的辦公室燈是亮的,就代表市長在辦公 5. 鹿特丹的街道上,走一走便會看到大型的裝置藝術與雕塑
6. 當地年輕人似乎都以自己是「鹿特丹人」而為榮
7. 一座與伊拉斯謨斯有強烈連結的城市
8. 在tour最後要給小費時,身上只剩20歐面額的紙鈔,但又不好意思要guide找錢或是只給銅板,只好假裝拍找盡快溜走,到現在還在心裡默默後悔、對不起他

(city tour 合照)

(事實上為一座教堂)


(燈)

(guide請吃的傳統食物,bitterball)



(鹿特丹許多建築都長這樣)

(鉛筆屋,觀光必拍景點)

(路上裝置藝術)
Markthal:
1. 水果超級便宜,一大杯只要ㄧ歐元!
2. 由於才下午五點,離天黑還有很多時間,決定坐下來好好喝一杯sweet wine、回個訊息、發呆一下,結果真的做了快一個小時
3. herring生鯡魚,當地必吃,配著酸黃瓜跟洋蔥,味道還不錯
4. 最後晚餐本來想簡單吃個沙拉即可,結果因為店員人太好,一直跟她聊天請他推薦給我,不小心太飽
5. 內部真的很乾淨、很美,整個拱門上的畫作「美食銀河」很能提振食慾 6. 很多攤位提供試吃,甚至在中東辛香料前,吃了兩三種咖哩香料,差點就要出手

(markthal外觀)






dudok:
1. 據說是全鹿特丹最好吃的蘋果塔。有兩間dudok開在隔壁,一間是餐廳,一間是咖啡甜點店,去咖啡甜點店吃的價格貌似比餐廳還要便宜!
2. 很chill,因為邊吃邊等museum rotterdam營業,於是終於找到時間可以翻開之前在倫敦買的art in history

(從2樓俯瞰dudok patisserie)

( apple tarte與我的美式)

Museum Rotterdam:
1. 不像歷史博物館,反而像現代美術館或是藝廊
2. 歐洲博物館的策展空間,從來不吝嗇給予觀展者空間,不禁想到台灣為什麼習慣將眾多展品硬是擠在狹小的空間中
3. 非常以這座城市為驕傲,例如足球的支持者年齡範圍從四歲到六十歲都有
4. 沒有提供語音導覽,但有關於每件展品介紹的小冊子,可以慢慢翻閱

(由內部向外拍的博物館一隅)

(某位攝影師的作品,記錄支持城市運動的跨年齡市民)

(以貨櫃作為時代區分,內部展示當時的代表展品)



下次如果有機會再到鹿特丹,應該會專攻博物館區還有搭搭看海上交通工具,以及去witte de withstraat 好好chill一下,學習當地年輕人!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