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isual Taipei
- Kching
- Oct 27, 2016
- 3 min read
繼禮拜三過後,今天又再次踏入松菸,探訪世界設計之都的系列展覽。
「Visual Taipei」從「城市生活」切入,聚焦當代設計視覺藝術與跨界創作,各國藝術家,藉由國外觀點,感受台北,以擅長的素材與風格,創作出他們所感受到的台北,溫度、地景、風情或文化,讓民眾重新認識臺北。
確實,驚為天人。本身對色彩有著高度的興趣,因為我認為,色彩除了可以為人們的心情作為註解外,還是最直觀能傳達想法和情緒的一項媒介,以不同的形狀、線條、筆觸等交織出的作品,都可以表達出他們的情緒以及存在的意義。
這次展覽除了有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鄭曉嶸外,另外也發現了插畫家Natsko Seki的迷人之處,一直以「旅行」為創作素材的她,在作品中表露無遺,無論是家鄉日本,或是目前定居的倫敦,甚至是世界各個角落,都是他創作的主題。整個展覽中,待在這區最久也最過癮,吸引我的不只是色彩的豐富度,也因為她利用「數位拼貼」將數位化的黑白人像置入整幅創作中的緣故。

親自下筆作畫,也只有在幼稚園那短短的一兩年間,加上國小國中的美術課而已,不過,自從某個時刻起,開始對「欣賞」很有興趣,也可能是因為看得多,開始培養出自己獨特的審美觀。顏色一直是吸引我最致命的關鍵,不論鮮豔、沈穩或是冷豔的色調,只要和諧的共存,對我而言都是美好的存在。第一眼,就已招架不住Natsko Seki的畫,每一幅,都那麼多彩。


旅居的倫敦,創作背景由Natsko Seki為路易威登旅遊書系列所作,為倫敦展現出詩意、活潑、趣味

義大利


人物的角度、還有神情、動作,以數位的方式鉅細彌遺地顯現,比起繪畫,更精準也富饒趣味的展現出人勿的真實性。這次受台北設計之都的邀請,結合台北知名景點:圓山飯店、台北101、中正紀念堂等象徵性建築物,與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-摩托車,以及聞名世界的夜市文化,另外,又分別以不同層次的藍、綠、紅展現出海島、高山、四季如春的台灣特色,刻劃出我曾未見過的台北樣貌。

除了Natsko Seki外,我同樣也被法國設計師Julien Pacaud的「數位拼貼」吸引。相較Natsko,Julien Pacaud以人物作為主體,大篇幅地以人物為中心,並且多了份迷幻、抽象,偏冷的色調,對我而言,不知不覺呈現了一種幽默、詭譎的科幻世界。



Qzuadricolor When You Sleep
Stereo
展場中,一個容易忽略的位置,掛著台灣插畫家—楊謹瑜所設計的年曆,本以為年曆上就只能利用改造數字的形貌為賣點,從扭曲的線條下去做文章,沒想到這份專為國賓大飯店設計的年曆上,除了月份以外,沒有任何數字,取而代之的是一樣樣甜食與餐點,以清新筆觸畫出的料理,看著看著,也讓人不禁想慢慢地坐下來配杯茶品嚐。由於一直以來,都已「時尚」為題材的緣故,你會發覺整整12個月份,都散發出一種簡約卻富質感的氣息,當你更靠近年曆觀看,這種時尚感會更加強烈。


不同季節、節日,有著當月的特製餐點。11月感恩節,是分享的時刻。2月情人節,吃盡甜蜜蜜的美好 這天下午,花了不到一個小時將visual taipei看完,可能是人潮壅擠的關係,加上文字敘述少且無語音導覽的緣故,很快地就將整個展場走遍。真正好的展覽,會讓人意猶未盡,就如同想一再回味visual taipei一樣。
Comments